从东北到西南!黔黑两地为烈士寻亲情动山乡

时间:2023-04-14 17:03:11来源:多彩贵州网

(杨凤 卢伟)“喂,您好!我们是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为烈士寻亲’活动贵州小分队采访人员,我们近期将到思南县文家店镇三七村田家屋基组,对田建福烈士生前亲友及家乡父老开展采访。为充分挖掘烈士故事,光大烈士精神,宣传烈士家乡,恳请协助采访沟通工作。”自接到工作函和电话后,思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及时将相关工作要求传达到文家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协助其做好采访准备。

4月9日晚,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为烈士寻亲”活动贵州小分队到达思南。4月10日,“为烈士寻亲”活动贵州小分队在思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陪同下到文家店镇三七村开展“为烈士寻亲”志愿服务现场采访,了解田建福烈士生前身后故事。

回忆生前艰苦岁月


(相关资料图)

采访中,田建华闪着泪光回忆到:“田建福是我的七哥,我们一共有八弟兄,七哥在家的时候,特别勤劳,特别孝顺,学习成绩优秀;在文家店中学读书,特别喜欢打篮球,还摔伤过手臂。手臂伤好后,他就从文家店中学参军去了。当时整个大队就只有七哥一个人参军。我跟着家人一起,走荒山上的小路把七哥送到了文家店区。因为家里生活艰难,记得七哥走的时候只带了两个小红薯做干粮。”在他的记忆中,陪他一起长大的七哥坐着船离开了家乡,之后是通过书信和家人保持联系。

探亲归队成永别

走出田建华家,顺着门口公路往下走上几百米,就是田建福居住过的老屋,他年过八旬的六哥田建禄和六嫂菊泽珍还住在里面。

“老七回来探亲,在家里待了十几天。”田建禄很遗憾,自己当时忙着挣工分,“天不亮出门,天黑回家,没有好好陪伴他”。

“他很孝顺,人又勤快。”在菊泽珍的印象中,田建福回家探亲的那几天都在忙着帮家里人干活。当时,田建福的母亲眼睛失明,菊泽珍生孩子才满月,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田建福便帮着六嫂带孩子。因为部队穿鞋子特别磨脚,菊泽珍给他打了五双鞋垫带回部队。

探亲结束,田建福含泪告别亲人,启程赶回部队。没有想到,这次探亲一行竟成为永别。1965年11月,田建福牺牲在他乡的土地上,年仅23岁。当时,由于交通不便,田建福牺牲后第二年春天,家里才接到部队邮寄到区里的通知。田建华跟父亲踏着送七哥参军的那条小路,取回部队邮寄回来的包裹。

“有烈士证、勋章,还有他的被子、衣服……”田建华说,可惜随着年岁久远,这些东西都未能保存下来”。

再次提及往事,菊泽珍很懊悔:“要是当时他第一天一走就走没有又回来就好了”。据菊泽珍回忆,当时,田建福探亲结束,第一天要赶回部队时,因文家店已没有船到思南,又因家里人舍不得,田建福又回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坐船到思南后赶回部队。当地习俗,出远门的人不能去而复返再远行。

如今,一家人终于找到了田建福的安息之地。跨越半个世纪,血脉亲情完成了跨时空的“团聚”。

田建福烈士,1942年9月18日出生,1959年10月15日在文家店中学入伍。入伍后在黑龙江省三荣岗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676部队服役,于1965年11月25日牺牲,安葬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烈士陵园。

近年来,思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为烈士寻亲”工作作为缅怀尊崇英烈、关爱服务烈属的重要举措,积极畅通信息渠道,想方设法为烈士寻亲。思南县“为烈士寻亲”活动取得明显实效,已为田建福、单正早2名烈士找到了亲属。

关键词: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